97高清国语自产拍-97国产-97国产超碰一区二-97国产公开免费视频-97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7国产喷水福利在线二区

今天是:
滾動新聞:

山東省汽車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15-04-28    來源: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
打印】【關閉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我省時提出的關于山東發展“鳳凰涅槃、騰籠換鳥”、優化產業結構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正加快推進全省產業轉型升級。省直有關部門和有關行業協會組織編制了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討論通過,現已在省政府網站和大眾網上刊登,特此轉發。


 

山東省汽車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


山東省機械工業協會
山東省機械設計研究院
2015年3月

  汽車是我省傳統產業,在推動經濟發展、解決就業、拉動消費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推進我省汽車工業轉型升級,打造汽車工業強省,特制定本方案。
  一、我省汽車工業發展現狀
  經過近六十年的發展,我省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形成了以商用車、乘用車、改裝車(專用車)以及發動機、變速器、車橋和底盤等零部件為主體,品種相對齊全、技術水平較高的產業體系。截至2013年底,全省汽車工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157家,其中汽車整車(含專用車、低速貨車、三輪汽車、摩托車)企業168家,發動機等汽車零部件企業989家。2013年,生產汽車206萬輛,同比增長11.2%,占全國汽車總產量的9.3%;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657億元、利稅506億元、利潤33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6%、25.1%和28.9%,分別占到全國的8.9%、6%和6.4%。主營業務收入列全國汽車行業第4位,在我省機械工業14個分行業中列第2位;汽車及零部件完成出口額49億美元,占我省機電產品出口的11.8%,占全省機械工業的20.6%。
  (一)產品結構及技術水平。
  1.商用車優勢明顯,技術水平較高。2013年生產商用車83萬輛,同比增長5.3%,占全國商用車總量的比重達到20.6%,其中重型載貨汽車表現突出,產量達到16.7萬輛,同比增長16.1%,規模和技術水平處于全國同行業前列;輕型載貨汽車總產量已連續10多年保持全國第一,總產量為51萬輛,占據規模優勢,技術相對成熟穩定,濰坊是全國最大的輕型載貨汽車研發生產基地;客車列全國第4位,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大中型客車產量為1.3萬輛,同比略有增長。
  2.乘用車在我省汽車中的占比較高。我省乘用車產品種類齊全,涵蓋轎車、SUV、交叉型乘用車(舊分類中的微型面包車)。2013年,全省共生產乘用車123.7萬輛,同比增長15.5%,占全省汽車總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41.6%提高到現在的60%。其中轎車65.66萬輛,同比增長29.4%;SUV 4.69萬輛,同比下降14.7%;交叉型乘用車53.37萬輛,同比增長5%。
  3.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良好。中通客車是國內最早進入新能源客車領域的企業之一,2013年生產新能源客車1200輛,同時年產3萬輛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投產。山東沂星電動汽車公司和中上汽車有限公司也都開發出了享受政府補貼的電動客車,山東新大洋公司通過與眾泰的合作成功實現了向純電動汽車的轉型。
  4.專用車產品廣泛,市場競爭力強。我省是專用汽車生產大省,產量、主營業務收入居全國前列,冷藏保溫車、自卸車、壓裂車、航空機場用車、軍隊專用車和特種車等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專用車中用于國防、石油等領域的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高,在國內屬于先進水平。梁山縣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專用汽車產業基地”。
  5.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省內綜合配套率較高。全省汽車零部件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324.6億元,同比增長20.4%,重型載貨汽車省內綜合配套率超過50%,輕型載貨汽車超過80%。以濰柴動力、重汽動力、威亞以及東岳動力為代表的發動機企業,以渤海活塞、天潤曲軸、金麒麟、濰坊富源、盟威集團、義和車橋、現代派沃泰、龍泵集團、濟南沃德為代表的活塞、曲軸、制動系統總成、增壓器、輪轂、車橋、變速器、油泵油嘴、氣門挺桿等一大批零部件制造企業在國內具有優勢。盛瑞傳動的8AT自動變速器還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二)科技創新能力。到2013年底,我省大中型汽車企業普遍設立了科技研發中心,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5家。全行業擁有近1.75萬人專業技術隊伍,占全省汽車工業員工總數的5%,研發投入占到汽車工業總營業收入的1.25%,其中部分骨干企業達到或超過3%。代表性科研成果有: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重型高速柴油發動機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和濰坊富源增壓器有限公司的《內燃機全工況高增壓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項目,天潤曲軸股份有限公司《微錫高強韌性球墨鑄鐵關鍵技術及動力機械核心部件產業化》項目,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大批量混流生產工藝過程優化平臺及其在汽車等行業的應用》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泰安航天特種車有限公司的項目榮獲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三)骨干企業。我省汽車工業的發展主要依托于骨干企業帶動。其中,整車企業是發展的龍頭。2013年,全省年產量超過20萬輛的整車企業共有4家,分別是中國重汽集團、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上海通用東岳汽車公司和北汽福田諸城汽車廠。另有一汽青島解放、中通客車、濰柴控股等各類汽車和零部件企業形成了有力支撐。
  中國重汽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牌JN150八噸載貨汽車的誕生地,產品以重型載貨汽車為主導,涉及中、輕、客、特等車型。上海通用東岳汽車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一輛轎車的誕生地,產品已涵蓋雪佛蘭景程、賽歐、愛唯歐和別克英朗系列車型。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分公司主要生產五菱榮光系列微型客車及貨車,同時還生產1.2L、1.4L、1.5L發動機。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諸城汽車廠,主要產品有瑞沃與時代金剛工程車、奧鈴輕卡、時代輕卡、專用車等系列車型,輕型載貨汽車產量連續15年位居全國同行業首位。一汽青島解放汽車有限公司是一汽解放汽車的全資子公司,主導產品包括重中型載貨汽車及其各種專用車和改裝車。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近四十年專業生產大中型客車的歷史,也是我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領軍企業。濟南吉利汽車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吉利集團首款B級帝豪EC8系車型,該產品集合了吉利目前最新、最先進的制造工藝和研發水平,在安全、節能、環保方面獨具特色。濟南青年汽車有限公司產品以轎車為主,技術優勢來自與英國蓮花的合作。榮成華泰汽車有限公司是我省唯一列入國家乘用車公告的本土自主品牌企業,產品涵蓋SUV、轎車等車型,具備年產整車15萬輛的生產能力。山東時風集團主導產品為三輪汽車、低速載貨車、輕型載貨汽車、電動觀光車等。山東五征集團主導產品為低速載貨車、輕型載貨汽車和農業裝備,“奧馳”載貨汽車榮獲“2010年中國卡車年度車型輕卡獎”。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發動機制造企業,主要生產發動機、變速箱及動力總成、商用車(載貨車、客車)、SUV和其他汽車零部件,在我國柴油機行業具有技術和規模優勢。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重型柴油機零部件和汽車高端自動變速器的研發和生產,研制的世界首款前置前驅汽車8擋自動變速器(8AT)獲得了2011年“中國專利金獎”。
  (四)主要相關產業。
  1.裝備。濟南二機床集團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重型數控鍛壓設備和大型數控金切機床制造企業,用戶涵蓋美國通用、福特等知名企業和國內大多數汽車制造廠,成功獲得福特美國工廠7條生產線訂單。公司研制的大型高效柔性全自動沖壓生產線每分鐘沖壓頻次達到15次,為全球最高紀錄。
  2.輪胎。我省是輪胎制造大省,2013年全省共生產各種規格輪胎5.25億條,擁有成山、三角、玲瓏、雙星等多家國內知名的輪胎企業。固鉑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由美國固鉑輪胎橡膠有限公司出資與成山集團旗下山東成山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合資組建,輪胎年生產能力1500萬套。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前身為創始于1976年的山東輪胎廠,產品覆蓋商用車輪胎、乘用車輪胎、工程子午胎和巨胎、特種輪胎等,年生產能力2300萬套。
  3.鋼鐵。濟鋼集團有限公司生產汽車大梁等部件用鋼材,同時向東風、時風、五征等企業提供載貨汽車覆蓋件用冷軋鋼板。萊鋼集團有限公司的齒輪鋼具有產品優勢,第一汽車集團、東風汽車集團、中國重汽集團、上汽集團、美國福特等汽車制造商均使用了以萊鋼齒輪鋼為原材料制造的齒輪。
  4.汽車后市場。目前省內從事汽車后市場(見專欄1)服務的企業達到2萬多家,經營規模達到300多億元。代表性企業有山東遠通汽車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潤華汽車、山東銀座汽車有限公司等。
 
專欄1
  汽車后市場是指在汽車銷售后,圍繞消費者在車輛使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服務構成的市場。汽車后市場的范圍主要包括汽車金融保險、汽車配件用品、汽車維修及改裝、二手車交易及汽車租賃、汽車報廢回收拆解等。
 
  (五)產業服務體系。圍繞汽車工業,我省目前擁有內容豐富的服務體系。科研和人才培養方面,山東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農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交通學院等多所院校設有汽車專業;中國重汽、福田等多家企業設有專門的汽車技術研究機構,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在煙臺投資建設的全球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已經動工。同時,我省還有《重型汽車》、《重型汽車報》、《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農業裝備與車輛工程》以及《內燃機與動力裝置》等多個汽車專業雜志和媒體,為汽車工業發展提供技術理論支持和宣傳交流服務,有中國(山東)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齊魯春秋季汽車交易會等市場開拓和產品展銷平臺。汽車賽事方面,棗莊薛城被評為“中國賽車新興城市”,楊峪風景區全國汽車場地連續承辦了7場國家級汽車賽事,其中包括越野錦標賽、超級卡車大賽、汽車拉力錦標賽、摩托車場地越野錦標賽等A級汽車及摩托車賽事。
  二、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特點及趨勢
  2013年全球汽車產量達到8720萬輛,同比增長3.6%。亞洲、北美、非洲汽車產量增長,歐洲汽車產量下降。2013年全球汽車銷量達到8540萬輛,同比增長3.9%。亞洲、北美市場銷量增長,歐洲市場出現下降。


表1  2013年主要國家汽車產銷量單位:百萬輛
 


  由表1可以看出,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工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2013年, 我國生產汽車2212萬輛,同比增長14.8%;國內市場銷售2198萬輛,同比增長13.9%,創歷史新高,產銷已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一。
  乘用車銷售1793萬輛,同比增長15.7%。其中,轎車銷量完成1201萬輛,比上年增長11.8%,對乘用車增長貢獻度為47.2%;SUV銷量完成299萬輛,比上年增長49.4%,對乘用車增長貢獻度為36.9%。
  商用車銷售406萬輛,同比增長6.4%。其中,載貨汽車銷售350萬輛,增長5.8%;客車銷售56萬輛,同比增長10.2%。
  2013年,我國汽車進口總量為117.1萬輛,出口總量為97.73萬輛,我國生產的汽車有95%以上銷售在國內市場。而韓國2/3的汽車銷往國外,德國1/2的汽車銷往國外,日本也有44%的產品依賴海外市場。
  (一)全球汽車工業發展特點。
  1.新興市場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的重要拉動力量。近年來,除我國汽車產銷高速增長以外,印度、巴西等國家近年來也同樣發展迅速。這些新興市場的主要特點是人均汽車保有量低、潛在需求量大,因此仍是未來世界汽車業最有潛力的銷售目的地,同時也是國際汽車巨頭以及本土整車企業加大產能投入的目標。  
  2.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整體發展平穩。雖然2009 年全球汽車產量出現急劇萎縮,但隨著各國經濟刺激方案的陸續出臺以及世界經濟的逐漸復蘇,全球乘用車產量2010 年就已經恢復并超過2007 年的產銷水平,目前已呈現出整體持續增長態勢。
  3.汽車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發達國家汽車工業發展的歷史經驗表明,汽車產業逐步走向集中是其發展的必由之路。美國汽車工業基本集中在通用、福特和戴克三大公司,德國也是大眾、寶馬和奔馳三足鼎立,韓國三大汽車公司中,大宇被通用收購,現代和起亞則合二為一。日本雖然整車企業數量較多,但總體也呈向龍頭企業集中之勢。2013 年,我國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整車廠商合計銷售汽車1943.05 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8.38%。
  (二)全球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顯著加快,汽車工業發展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1.世界各國對汽車產業越來越重視。金融危機之后,發達國家重新認識實體經濟的重要性,重新評估制造業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作用。美國為了振興制造業,提出了重振實體經濟,鼓勵企業家把包括汽車在內的制造業工作崗位重新帶回美國。德國提出把經濟建設的重心放在振興實業,并把汽車產業放到了鞏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位置。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也致力于提高汽車工業的競爭力,搶占全球市場。
  2.企業兼并重組力度加大。隨著汽車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各大汽車企業不斷通過世界范圍內的集團化重組、兼并、聯合,加快了全球性聯合重組的步伐。如雷諾與日產,標致與雪鐵龍,大眾與鈴木結成汽車聯盟,實現了強強聯合。同時,市場競爭的形式和內容也發生了深刻變革。跨國公司開始由規模橫向擴張向產業鏈縱向一體化轉變,更加注重控制全產業鏈的資源。在中國市場,豐田、通用、大眾等跨國公司憑借品牌、技術、管理、零部件體系支撐等綜合優勢,在實現對生產環節的控制后,逐漸向采購和銷售方面延伸;在鞏固高端轎車市場壟斷的同時,開始向經濟型轎車和商用車全方位拓展,并引領產品標準,這將進一步壓縮我國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生存空間。
  3.汽車技術向新能源、輕量化及智能化方向發展。
  (1)新能源趨勢。目前,汽車產業遇到了許多制約因素,排放控制標準越來越嚴格,環保和能源緊缺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隨著低價格、高能量和長壽命新型電池的研究與發展,各種新能源汽車將會呈逐步上升趨勢。2013年,美國市場共銷售新能源汽車96000輛,列全球第一位,日本16582輛,法國8300輛,我國為6500輛,列全球第四位,各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均呈明顯增長態勢。其中尤其以美國最為突出,從2010年到2013年的三年時間里,美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加了6倍。
  (2)輕量化趨勢。在傳統能源緊缺形勢日益嚴峻的情況下,以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為主要動力的汽車必須盡量降低能耗,提高油品燃燒率。鋁合金、鎂合金、工程塑料及碳素纖維等輕質材料在汽車制造上的應用將越來越多。目前,國際知名汽車企業正積極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新材料,以實現汽車的輕量化(見專欄2),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nb, sp;
專欄2
  汽車輕量化設計的任務是在最小的構造質量下,達到最大限度的使用范圍。汽車輕量化有助于節能減排、提高汽車運行的效率、降低尾氣排放、減少驅動環節中的“摩擦損失”。從輕量化技術的內涵來看,需要在滿足產品功能要求和成本控制的條件下,將結構優化設計、多材料與多種制造技術集成應用,實現產品的減重。
 
  (3)智能化趨勢。各種電子、電控、智能裝置將越來越多地應用在汽車上,尤其在商用車上會越來越普遍。隨著云計算、物聯網、車聯網(見專欄3)、大數據的發展,傳感器和通信、網絡技術將把汽車智能化推向新的高度,汽車正進入“全面感知、可靠通信、智能駕駛”的新時代。今年上半年,谷歌公司已宣布將安卓系統引入汽車領域,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車載娛樂和信息系統等智能汽車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
 
專欄3
 
  車聯網是以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互聯網為基礎,按照約定的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標準,在車與車、路、行人及互聯網等之間,進行無線通訊和信息交換的大系統網絡,是能夠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動態信息服務和車輛智能化控制的一體化網絡,是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系統領域的典型應用。
 
  除此以外,重型載貨汽車還將呈現出高速、舒適、大型化的趨勢。
  4.金融服務在汽車銷售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從全球范圍內來看,汽車作為高檔消費品,在消費者難以實現一次性付款的情況下,汽車銷售采取貸款等金融輔助方式,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趨勢。據統計,發達國家70%的私車是通過貸款方式購買的,美國更是達到了80%~85%。
  (三)近期國內市場影響因素。由于我國生產的汽車目前還主要是以內銷為主,所以國內市場環境的變化對其影響最為直接。
  1.新型城鎮化因素。一是促進市場潛力釋放。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大量人口進城以后收入提高,消費能力提高,對汽車產生需求。目前中國新車銷量很大,一線城市開始限購,但很多二三線城市及農村地區的家庭汽車普及率還比較低,這給汽車消費提供了巨大潛在市場。同時,城鎮化也必然會帶動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及城市擴張又將帶動運輸等行業發展,因此對于卡車以及公共交通等商用車的需求也將明顯增加。二是促進行業結構調整。城鎮化也會拉動交通、物流、金融以及其他服務業的發展等,這些領域的發展也會刺激對汽車的需求。
  2.生態因素。汽車尾氣是霧霾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大氣污染治理已經成為國內城市面臨的共性問題。形勢倒逼我國必須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大力發展和推廣新能源汽車,走節能、環保、綠色發展之路。2014年12月31日,國家廢止國三柴油車產品《公告》,2015年1月1日起,國三柴油車不得銷售,全面實施國四排放標準。升級后的載貨汽車制造企業,面臨著國三升國四制造成本增加和售后服務成本相應增加的雙重壓力。這對商用車企業是一次考驗,但壓力與機遇并存。
  3.公車改革因素。隨著公車改革的推進,政府一部分公務用轎車將逐步被高品質的公共交通車輛替代,這會給客車帶來新的市場空間。同時,隨著交通補貼的發放,部分公務人員出于工作和生活的雙重需要,也會給私家車市場帶來新的需求,有望激發出一輪新的購車熱潮。
  4.品牌因素。2013年我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22萬輛,比上年增長11.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3%,占有率比上年下降1.6個百分點,繼續呈現下降趨勢。國外品牌中,德、日、美、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18.8%、16.4%、12.4%、8.8%和3.1%,市場份額與上年比較,除日系微弱下降外,其余各系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其中美系增長最為明顯。2014年1-9月,中國品牌轎車共銷售195.15萬輛,同比下降15.65%,較上年同期凈減36.20萬輛,占全國轎車銷售總量的21.7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5.05個百分點。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的持續下降對我國以及我省汽車工業和零部件的發展都十分不利。
  三、我省汽車工業存在的差距與不足
  我省汽車工業起步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目前已經形成一定的市場競爭優勢,但與國內先進省市和世界著名汽車企業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與不足。
  (一)產業利潤率較低。2013年我省汽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位居全國第4位,而利潤位居全國第6位,利潤率僅為6%,低于全國2.3個百分點,低于全省機械工業利潤率0.74個百分點。從表2可以看出,我省與前10位的其他省市相比,在獲利能力方面明顯偏低。


表2  2013年我國部分省市汽車工業基本情況(前10強)
 

  (二)整車企業規模偏小。規模化經營是汽車工業最顯著的特點,我省整車企業與全國大型汽車集團相比存在明顯差距。2013年,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0521億元,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025億元,東風汽車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534億元。而我省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621億元,位列中國汽車工業三十強企業榜單第9名,且與第8名差距較大(見表3)。

表3  2013年我國汽車企業10強

  (三)乘用車產品檔次低。我省乘用車產品主要為中低端轎車和微型面包車,乘用車高端品牌少,低端產品多,缺乏有較強競爭力的中高級轎車產品。乘用車國內市場占有率不足7%,乘用車占整車(乘用車+商用車)的比重為60%,低于全國21個百分點。
  (四)產業集群聚集效應不明顯。汽車產業具有資金技術密集性、產業集聚協同性等特點,我省作為經濟大省,至今尚未形成競爭優勢突出的汽車產業集群,產業聚集遜于同地區的北京和天津(我國汽車產業集群分布情況見專欄4),“整零”協同發展不足,整車企業、尤其是轎車企業對本地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帶動作用不明顯。而天津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分別為奔馳、寶馬、豐田等整車廠提供配套,上海汽車產業集群共有400余家汽車零部件廠商為其區域內的10家整車廠提供配套服務,另外還擁有同濟大學汽車學院、上海汽車工程院、上海大眾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和永達、東昌、安吉等國內知名的汽車銷售企業。
 
專欄4
 
  我國現有六大汽車產業集群:以長春為代表的東北老工業集群,核心為一汽及其合資企業,重點發展轎車、載貨車及客車等;以上海為代表的長三角集群,核心為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等,重點發展各類轎車;以武漢為代表的中部集群,核心是東風及其合資企業,重點發展載貨車、轎車、客車等;以北京、天津為代表的環渤海集群,核心是北汽、天津一汽及其合資企業,重點發展各類乘用車和商用車;以廣東為代表的珠三角集群,核心是廣汽本田等合資企業,重點發展中高檔轎車;以重慶為代表的西南集群,核心是長安集團等,重點發展中小型乘用車和商用車。
 
  (五)企業研發能力薄弱。與先進省市相比,我省汽車科研機構較少,引進的大型整車企業偏重生產制造,其技術研發機構很少隨遷本地。除少數企業外,大部分零部件企業研發能力相對較低,精密制造能力相對較差,產品一致性和可靠性不高;零部件企業進入整車企業采購體系的不多,進入全球知名車企采購體系的更少,汽車工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建設滯后。目前,我省汽車工業整體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僅為1.25%,研發主要依賴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傳統路徑,多數企業處在微笑曲線底部的生產制造環節,與大眾、豐田、博世等研發投入超過5%的世界知名企業差距顯著。
  (六)專業人才普遍匱乏。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估算,2015年,全國汽車行業從業人員的缺口為44.5萬人,科技人才缺口將近6萬人。按此推算,我省汽車行業從業人員缺口約為4萬人左右,其中科技人才的缺口約為5000多人。汽車制造企業對人才的欠缺不僅表現在數量上,同時還表現在經驗上,從業時間相對較短的年輕員工在職工總數中所占比例偏大也是問題之一。在汽車后市場企業中,科技人才學歷偏低、高端人才匱乏、流動性強等問題更加突出。科技人才成長激勵方式、能力評價機制、政策環境等亟待完善。
  (七)扶持力度不足。在產業規劃、項目引進、資金投向、稅收優惠、土地使用、人才引進等方面還缺少政策創新點,對汽車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不足。國內湖北、重慶、安徽、北京、吉林等多個省市均成立了汽車工業發展領導小組,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以加強對汽車工業的整體推進工作,而我省暫無相關組織或機構。
  四、發展目標
  (一)主要經濟指標平穩增長。到2017年,全省汽車產量達到300萬輛,年均增長10%;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0%,利潤年均增長15%。到2020年,全省汽車產量達到400萬輛,年均增長10%;銷售收入年均增長10%,利潤年均增長15%。
  (二)組織結構更加科學完善。
  ----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培育15家以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整車和零部件大型企業集團,其中中國重汽集團等營業收入過1000億元的2家,上海通用東岳汽車等500-1000億元的3家,中通汽車集團等100-500億元的10家以上。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骨干企業帶動作用明顯增強。
  ----汽車服務業體系趨于完善,汽車后市場成為新的增長點。帶動汽車維修、售后服務、網點建設、金融及租賃、進出口貿易、二手車市場、物流運輸等相關產業同步發展。鼓勵企業建立先進的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分類回收管理,完善廢舊汽車、零部件回收體系,提升汽車零部件再制造能力。
  (三)產品結構實現優化升級。
  ----提高高附加值產品比重。鞏固提高我省載貨汽車的比較優勢,提升中高端重型載貨汽車、客車和中高檔乘用車的比重,加速低速載貨車向輕型載貨汽車轉型,加快研發高端智慧客車(見專欄5),進一步豐富專用汽車產品系列,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
 
專欄5
 
  智慧客車指安裝了運營管理系統的客車,集通信技術、總線技術、數字地理、傳感技術、數據挖掘技術于一身,有記錄車輛身份信息、倒車視頻監視及行車記錄、油量精準控制、車輛實時跟蹤歷史軌跡回放、司機行為分析等功能。
 
  ----新能源汽車形成規模優勢。認真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辦發〔2014〕35號文件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精神,黨政機關及公共機構帶頭,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車采購比例,到2020年,形成較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應用、服務體系,形成20萬輛整車生產能力和營銷規模,純電動汽車(含超級電容)、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含增程式)、燃料電池汽車在示范運行的基礎上加速推向市場。培育中通、沂星等2—3家在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方面掌握核心技術;鼓勵山東圣陽、山東衡遠、山東榮佳等企業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電池、電機、電控及電池成組技術的研發制造;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成布局合理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
  ----知名汽車品牌不斷增多。培育壯大中國重汽、中通客車、山東沂星、華泰、時風、五征、凱馬、唐駿歐鈴、青特集團、山東迅力等10個以上全國知名的汽車整車自主品牌;濰柴動力、山東盟威、山東厚豐、濟南沃德、盛泰車輪、渤海活塞、天潤曲軸、盛瑞傳動、富源增壓器、義和車橋等10個以上汽車零部件知名品牌;濟南二機床、濟南鑄鍛所、水泊焊割、豪邁科技、易恒科技等5家以上汽車裝備制造企業。
  (四)技術結構更加合理。遵循“生產一代、試制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的階梯式技術遞進研發模式,使技術研發投入逐步增加,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提升,技術結構體系逐步完善。
  ----到2017年,全省汽車產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收入的比重達到1.45%,擁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工程)中心的重點企業達到3.5%;到2020年,全省汽車產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收入的比重達到1.65%,擁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工程)中心的重點企業力爭達到4%,其中骨干零部件企業達到5%以上。
  ----到2017年,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80家;到2020年,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20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00家。
  ----到2020年,全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重達到10%,一線職工中技能型人才占職工總數的比重達到60%以上。
  (五)市場結構布局多元化。重點開發適應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產品市場并鞏固擴大優勢,搶占布局以二、三線城市為主的中高端產品增量市場。到2020年,乘用車、重型載貨汽車、輕型載貨汽車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10%、25%、35%。
  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出口產品占比不斷提高。到2020年,汽車產品出口占全省機電產品出口的比重達到15%。(以上目標主要數據指標見表4。)

表4 轉型升級主要指標

  五、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和實施路徑
  (一)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集中力量,加大扶持力度,發展我省具備現有優勢、符合先進技術發展方向、市場潛力大的產品。對于市場完全可以調節的傳統優勢產品,堅持遵循市場規律,避免不必要的調控。
  1.大力發展高端產品。調整優化產品結構,重點發展大型、節能、高速、舒適化程度高的重型載貨汽車,安全、舒適、智能、自動化程度高的乘用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新能源汽車,大中型豪華客車、城市快速公交車和智慧客車,以及市政、公路、機場、油田、消防、軍用、醫療衛生等領域的中高端專用車。
  2.突破整車核心技術。重點攻克汽車整車設計技術,安全、環保、節能技術,系統匹配技術,新能源技術和整車輕量化技術。
  3.發展關鍵零部件。重點開發歐Ⅴ歐Ⅵ排放標準的發動機及電控噴射系統、AMT/AT自動變速器及與其配套的關鍵零部件,發動機管理系統、輪胎監控系統、電子穩定系統及與其相關的軟、硬件,高效、可靠、低噪聲、適應性好的車橋總成,低風阻、舒適化的駕駛室總成;新能源汽車方面,重點開發電池材料與系統安全性、電池管理系統、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電動輔助系統等關鍵電控部件,開展可靠性研究。
  4.綠色發展傳統產品。低速貨車(原四輪農用車)是我省的一大特色,是面向廣大農村的優勢產品,其總產量已達到24萬輛,占全國總量的一半以上。對這一已經形成相對優勢的傳統產品,應順應市場需求,引導企業以改造升級為主,提升制造標準,提高產品質量,堅持綠色發展。到2017年,新生產的低速貨車必須全部達到與輕型載貨車同等的節能和排放標準。
  (二)轉型升級實施路徑。
  1.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做精。
  (1)重點支持中國重汽、一汽青島解放汽車有限公司、北汽福田諸城汽車廠等重型載貨汽車企業,北汽福田諸城奧鈴汽車廠、山東時風、山東五征、山東凱馬、唐駿歐鈴等輕型載貨汽車企業,上海通用東岳、濟南吉利汽車、青年汽車、榮成華泰、上汽通用青島五菱汽車公司、北汽福田濰坊多功能汽車廠等乘用車企業,中通客車、青島申沃、煙臺舒馳、山東沂星、中上汽車等客車和新能源汽車企業,泰安航天特車、山東迅力、青特集團、威海廣泰等專用車企業做大做強。
  (2)重點支持濰柴集團、隆基集團、厚豐集團、盛泰車輪、盛瑞傳動、義和車橋、康躍科技、富源增壓器、金麒麟、盟威集團、渤海活塞、華源萊動、通用東岳動力、濟南沃德、天潤曲軸等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企業做強做精。
  2.完善汽車基地產業布局。依托國家和全省經濟發展總體戰略布局,圍繞實現全省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目標,立足特色經濟圈建設,堅持優勢互補、分工合作、協同發展。
  (1)通過強化產業政策引導和加大投資力度,重點壯大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整車制造基地,到2020年其總產量達到300萬輛,占全省總量的75%。
  (2)促進聊城、淄博、日照、威海汽車產業規模逐步擴大,到2020年其總產量超過80萬輛。
  (3)規范發展梁山專用車生產基地,支持北汽集團與濱州市合作建設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
  3.加快配套體系建設。
  (1)鼓勵提高本地配套率。支持和鼓勵我省關鍵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整車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協同規劃、協同引進、協同研發、協同改造。引導整車企業整合省內零部件產業優勢資源,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推動我省整車與零部件企業同步發展。
  (2)加快延伸產業鏈。充分利用我省資源和產業優勢,引導冶金、電子、化工等行業加快發展汽車用鋁制品、輪胎、涂料、汽車用鋼、汽車電子等產品,為汽車工業服務和配套。
  (3)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制定充電站、充電樁建設規劃,解決新能源汽車“最后一公里”推廣難題。加快加油站內柴油車車用尿素加注設備的建設,滿足即將強制推行的國四標準要求。
  4.加大技術改造力度。
  (1)抓好一批在建項目建設。重點抓好投資20.77億元的福田汽車山東濰坊多功能車廠輕客項目、投資30億元的中通汽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等,為轉型升級提供發展后勁。
  (2)選擇和扶持一批本方案重點發展的高端產品和關鍵零部件新建項目,為實現升級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3)協調服務好一批合資合作項目,促其盡快達到產能。如一汽-大眾華東生產基地等。
  5.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1)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的基本目標,圍繞我省“一圈一帶”的發展戰略,加強我省汽車產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著力扶持檢測等關鍵共性技術平臺建設,促進我省汽車產業鏈的均衡發展。
  (2)建立完善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增強我省汽車產業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6.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1)加強基礎管理,提高現代化管理水平,充分吸納國際化營銷理念和策略,改進和完善營銷體系。
  (2)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積極構建異地多層次協同研發體系、網絡化協同制造體系和供應鏈協同商務體系,提高企業兩化融合水平。
  (3)樹立精密制造、精益生產管理理念,強化質量和對標管理,引導企業廣泛采用行業先進標準,制定更嚴格的企業標準,提高汽車產品尤其是零部件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協調推進。抓好國家汽車相關產業政策和山東具體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指導各地汽車項目引進,協調解決項目落地和發展環境等方面遇到的問題;跟蹤世界汽車發展新技術、新趨勢,協調解決汽車制造基地及配套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重大問題;指導、督促本方案的具體落實。
  (二)加大監管力度。針對目前專用車改裝行業出現的問題,組織工商、質監、公安、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加強執法檢查,不定期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劣質汽車,汽車零部件及非法組裝、拼裝汽車行為,對超限、非法改裝、套牌銷售以及車輛參數與公告不符等違規行為依法予以處罰。
  (三)加大自主創新支持力度。對攻克制約我省汽車工業發展共性關鍵核心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科研成果,促進我省汽車工業發展起關鍵引領作用的重大技術創新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且填補國內空白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等予以獎勵;扶持汽車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服務平臺和已命名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四)完善人才引進培養機制。鼓勵利用全球研發資源,引導省內有實力汽車企業到世界主要汽車生產國設立、收購研發機構;對引進海外高端技術、管理人才和領軍人才企業,給予資金補貼。鼓勵省內院校根據我省汽車發展需求,開設汽車產業專業課程,促進院企合作,聯合辦學,加快汽車專業人才培育、培訓。
  (五)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鼓勵企業到國外投資建廠、并購企業、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優化發展環境,創新政策舉措,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國際汽車知名企業來山東投資建設研發、制造基地或合資建廠;積極推動省內外汽車企業的兼并重組和戰略聯盟,提升我省汽車產業規模和產品檔次。
  (六)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研究制定配套優惠政策,鼓勵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與在停車場、公交終點站、油氣站等建設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優先支持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重大建設項目。積極推廣省內公交車改用純電動(含超級電容)、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燃料電池汽車。鼓勵單位和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落實各類稅費優惠政策。
  (七)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繼續采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市場開拓模式,辦好“中國(山東)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和“中國(山東)國際汽車博覽會”,為我省汽車新產品、新技術搭建展示、展銷平臺。組織省內汽車企業積極參加國際、國內汽車展銷會,大力開拓國際市場,鼓勵支持企業在國外建廠并實施產地銷。
  (八)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完善信息統計制度,掌握全省汽車行業準確實情,建立汽車統計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協助政府有關部門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貫徹國辦發〔2014〕35號文件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鼓勵汽車消費信貸等業務的深入開展;扶持商用車企業與銷售商共同建立售后服務機構;在企業家中積極倡導依法治企、誠信經營理念,鼓勵企業家更新知識、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創造機遇,促進全行業穩步健康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 亚洲a∨无码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 少妇高潮免费毛片 | 99精品人 | 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 免费无遮挡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精品三级 | 免费看av在线网站网址 | 国产乱理片 | 欧美一级片播放 | 国产日韩视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蜜臀内射 | 欧美大片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中文字幕 | 特黄特黄欧美亚 | 精品人妻99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线路久久 | 69精品人人人人 | 国产精品白浆精子流水合集 |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在线网站 | 亚洲日韩欧美每日在 | 激情内射亚州一区二区三区爱 | 91蜜桃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 岛国av动作片在 | 日韩av成人亚洲 | 日韩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无码免费在线播放 | 午夜成人爽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日韩人妻日批一二区av |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四虎影视 | 亚洲熟女色乱一区二区 | 成人黄色 | 91熟妇在线视频 |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高清更新 | 精品久久久无码 | 亚洲国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